2022年3月11日 星期五

俄烏熱戰之際,中共強調戰略定力是值得稱許的


緊隨新冠疫情而來的俄烏戰爭將是終結美國帝國主義的推手?很可能是。(當然若能夠順便終結人類就更好了)。

如今仗還沒打完,閒磕牙的已發表高論認為:獲利最大的是美國。果真如此?恐怕那只是計算得出的表面利益。那些無法估算的損失才是致命傷。

誠如〈龔邦華觀點:手上沾滿鮮血的,絕對不只普京一人  〉一文所指出的:

現在哲連斯基有個抉擇,他到底是要戰死到底,還是在談判上做出讓步。最近他接受美國媒體訪問時說,在加入北約的問題上他早就清醒了,透露有可能向俄羅斯做出妥協。然後他不忘加上一句,他不想成為一個跪著乞求某樣東西的總統。或許這是他以退為進,或許這是他肺腑之言,但是這幾句話更加突顯出這場戰爭的荒謬性,
烏克蘭等於為了一個不會實現的夢想遭到侵略,而那些操作夢想的人卻不認為這是他們的戰爭。
只要西方沒有道德勇氣在烏克蘭上空設禁飛區,然後眼睜睜地看烏克蘭平民被炸死,那麼如同澤倫斯基自己說的,手上沾滿鮮血的,絕對不只普京一人。

躲過兩次世界大戰直接攻擊的美國人對戰爭的態度始終是極端現實,真正考慮的只是實質收益。只要算盤一撥,不划算的一概裝蒜。雁默所形容的當下台灣處境正是一味追隨美國的下場:

至於所謂「美國願意積極協助」,是派兵協助嗎?按戴雅門前後語意,當然不是,因為華盛頓太遠,北京太近。烏克蘭危機就是現成證據,美國的「積極協助」,就是在場外鼓譟,煽動,發起(對美國有利的)制裁,操弄「民主浴血」敘事,並藉口避免引發世界大戰而拒不派兵。 

這叫做始亂終棄。被拋棄後還被盡情擠出剩餘價值,就是美國代理人的命定結局。 

台灣全民皆兵,有助於美國媒體在戰爭時濫情販賣「民主浴血」的劇本,我們捐命,他們套利,這也是「近乎無恥的現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美國用制裁行動證明Francesca Albanese所言屬實

  亚尼斯·瓦鲁法基斯:我们联名声援这位遭美国制裁的联合国特别报告员! 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经济利益一直都是殖民利益集团及其种族灭亡行径的关键驱动力和推动因素。自殖民主义诞生之日起,企业便与之密不可分;在过去,企业在针对原住民及其土地的暴力、剥削和最终掠夺上发挥了关键作用。这种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