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19日 星期日
死亡的沉思一一超越人文主義
死亡的沉思--超越人文主義(一) 2009/08/29
what a piece of work is a man! How noble in reason! how infinite in faculty! in form, in moving, how express and admirable! in action how like an angel! in apprehension how like a god! the beauty of the world! the paragon of animals!
一一Shakespeare Hamlet
Man is neither the oldest nor the most constant problem that has been posed for human knowledge. Taking a reletively short Chronological sample within a restricted geographical area--European culture since the sixteenth century--one can be certain that man is a recent invention within it. .......And one perhaps nearing its end.
一一 Michel Foucault The Order of Things
死亡,在兩難困境中擠出空位,這個稍縱即逝的空檔,將是突破困境的絕佳機會?
2009年八八水災所展現的不只是大自然的反撲,更是對五百年來盛行的人文主義的挑戰.以自然為本,反人類中心主義的生態主義將會是人文主義的終結?
1970年代傅柯(Michel Foucault)以聳動的言詞到處預示人之死,一如十九世紀宣告上帝已死的尼采般,站在制高點對思想界的反動勢力宣戰.但這些反人文主義的言論雖轟動一時,卻未曾對人文主義造成重大影響.
就如無神論人文主義捍衛者Richard Rorman所言,傅柯等人所宣稱的人文主義和他們所探討的人文主義並無密切關聯(參閱:On Humanism).這其中倒是Paul Ricoeur講了句中肯的話,他在〈何謂人文主義?〉一文的結尾強調:「人就只是人而已,這個信條會讓人文主義有所節制.」
死亡的沉思--超越人文主義(二) 2009/09/21
人文主義 (humanism) 或譯人本主義,是個相當含糊的字眼.在此,我們指稱那些拒絕一切宗教信仰的人為人文主義者;他們堅決主張唯一應當關心的是,人類在這個據信是唯一的世界中的幸福.這數百年來,西方就是為了追求現世的幸福而發展出前所未有的科技工業文明.
文德爾班 (Wilhelm Windelband) 指出近代自然科學是人文主義的女兒,正說明了為何有著輝煌科學發展的希臘化時代 (公元前4世紀末至公元前2世紀) 終究沒有爆發工業革命.文藝復興時期所出現的人文主義代表了「人」的概念逐漸從基督教觀點走出來.而近代西方在人文主義的影響下,以人類為中心的世界觀於焉形成.
從這個角度出發,傅柯認為人是晚近的發明也是站得住腳.弔詭的是,「人類中心主義」(anthropocentrism)其實由來已久,它指的是: (1)一切堅持人是世界中心和最終目的的觀點,或(2)認為人的價值是世界運轉的中心,而世界順勢支持人的觀點.例如「人是萬物的尺度」,人為萬物之靈的想法.因此,探討西方人文主義思潮衝擊下的「人類中心主義」的新意涵,乃是必要之務.
在此先反觀東方文明,印度古代主流世界觀以奧義書為代表,人與宇宙的關係可凝結為 "梵" 這個概念."梵" 是不生不滅,無所不在的最高實體,也是宇宙的最高主宰.人通過禪定和其他手段,得以拋棄物質桎梏而得到解脫.在這種解脫境界中, "我" 實現了它的真實本性.這種解脫境界被等同於宇宙本源 "梵",並被看作是 "我" 與 "梵" 的結合.
簡言之,印度宗教教義的特點在於輪迴觀(samsara).因此比較來說,人對於現世的幸福並不感興趣.
再就古代中國天人之分以及天生人成的思想來看,中國文化所呈現的人文精神與西方人文主義最大的差異在於儒道哲學天人合一這個基本信念.它的特點是人為天地萬物之心,天人同心同理.和近代西方以及印度宇宙觀相較,人的地位乃是不卑不亢.人既不是萬物的主宰,也不必力求解脫之道自我拋棄.
死亡的沉思--超越人文主義(三) 2009/10/19
哥白尼革命後的人類中心觀
要瞭解文藝復興之後人類中心觀在實質上的變異,首先得從人文主義和近代自然科學發展之間的關係著手.文德爾班在描述文藝復興時期的科學特色時提到:「只有地球圍繞太陽而旋轉的假說得到了勝利的證明,才為人在宇宙中的地位這個嶄新的觀點提供理論基礎......曾經統治過中世紀的以人為中心的世界觀就此解體了」 ( «西洋哲學史 », 頁406).但證諸歷史,顯然並非如此.
尤其弔詭的是,人類中心觀並未因為哥白尼的 "日心說 " (heliocentric theory)而解體,反而更加具體. 原因何在?我們試著用博藍尼 (Michael Polanyi) 的後批判哲學的角度來抽絲剝繭. 在托勒密體系裡,就如聖經的宇宙起源說一般,人類乃位於宇宙的中心.博藍尼在 «個人知識» (Personal Knowledge) 一書中以哥白尼革命的訓示切入,明確地指出雖然哥白尼把人類從這個中心的位置驅逐出來,但全新的哥白尼體系仍舊是以人類為宇宙的中心.
博藍尼從完形心理學的角度闡釋其中原因:我們放棄源於感官而較為粗糙的人類中心觀,只是因為我們更喜愛源於理性而更具雄心的人類中心觀. 哥白尼體系比托勒密體系更具客觀性,這是哥白尼理論取得正當性的關鍵.但博藍尼認為哥白尼理論所示範的客觀性,不會要求我們用人類那渺小的身軀,用他那短暫的歷史,或者未知的將來,來估量他在宇宙中的份量.它並不要求我們僅僅把自己當成是撒哈拉沙漠千百萬粒沙子之中的一粒.相反地,它啟發我們希望我們克服自己軀體所存在的驚人缺陷,甚至希望我們能構想出權威而不證自明的合理宇宙觀.它不是要求人們謙讓的建議,而是正好相反--是對人類心靈中的畢馬龍(Pygmalion)發出的召喚.
死亡的沉思--超越人文主義(四) 2009/10/23
近代人類創造了前所未有的科技文明,並且深深迷戀上這個偉大的被造者,於是進而期待一個它所帶來的美麗新世界.就像神話裡,畢馬龍愛上自己塑造的雕像,並要求維納斯女神給予雕像生命,最後終於達成心願.在心理學裡稱之為畢馬龍效應,或稱預期效應(Pygmalion effect).
不幸的是,幾世紀過去了,美麗新世界終究未曾出現;而人類所居住的空間已面臨巨大災難.當NASA不斷投入各種資源,研究人類如何在月球上居住.我們實在難以想像,這種以人類為宇宙中心的思維,如何扭轉成以自然為本並且反人類中心主義的生態主義?!
早在上個世紀,文化批判先驅者Max Picard就將二十世紀的人類形容為一種新怪物(centaur)--一種半人半機器的怪物.或許,對新怪物來說,拯救瀕臨毀滅的地球,不如再找另一個星球當窩較有效!
附註: 2017年2月23日 - 宇宙上有第二個地球嗎?美國太空總署跟比利時科學家今天公布一項研究,表示他們在銀河系找到七顆類似地球的岩石行星,.......
死亡的沉思--超越人文主義(五) 2009/11/09
西方人文主義思潮衝擊下的「人類中心主義」的新意涵 綜觀今日人類面對環境巨變所採取的應變措施,在心態上,乃是被動地抽一鞭走一步;在方法上,則是以人定勝天為出發點,對大自然進行肆無忌憚地干預.
最近中國的「人工影響天氣辦公室」,對氣候進行人為干預所顯現的粗暴,正是最典型例證.如此看來,反人類中心主義的生態主義和人文主義之間,要展開建設性對話根本毫無機會,更遑論終結人文主義!其實說到底,終結人文主義畢竟是不切實際的.只要看看人文主義的歷史淵源,就知道它和人類的關係是如影隨形的.
從思想史角度來看,我們姑且將人類中心主義視為人文主義的粗糙原形,而人道主義(humanitarianism)則為其道德化的變異.人文主義在歷史進程中,其內涵和意義不斷與時俱移,在在顯示 "人" 的概念始終是開放的. 雖然有學者將文藝復興人文主義視為從神本位走向人本位的標誌;但這種看法顯然很膚淺.
根據基督教護教學者伊里奈烏斯(Irenaeus,約140-202) 的說法:人是被造物的目標和目的.人是有認知能力的生物,上帝向人類顯示祂自己.( «西洋哲學史»,頁281).文德爾班認為這種以人類為中心的特性是基督教世界觀與新柏拉圖主義世界觀(二元論世界觀:相信在肉眼可見的物質世界之上,還有一個更加真實的理型世界(World of Ideas))根本分歧之處.
此外,東正教會最具影響力的神父格雷戈(Gregor V. Nyssa,331-394) 更是將人視為被造物的巔峰,是所有被造物的主人和君王.由此觀之,人文主義盛行之前,在傳統基督教世界觀中"人"本就是宇宙的中心.換言之,人和神的關係並非相互取代,而是相互依存.的確,用人類來取代上帝究竟有啥意義?!
再看看經歷數百年人文主義洗禮的現代人的地位.此時的人類歷史,經過奠基於人文主義的宗教改革和啟蒙運動.乍看來,神的地位的確被取代了;但取代祂的並非人類,而是一種傅柯所稱的匿名的思想,不具主體的知識,沒有本質的理論.它有時以常識的形式出現,但更常化為客觀真理.
十九世紀之後,人文主義所關注的雖依舊是人,但已經不是人類整體,而是個人.和啟蒙運動個人主義結合的「人類中心主義」其特色就是,為了滿足一個個沉湎於內心生活的單子(monad),耽溺於自我享受的個人,對大自然展開多元化和全面化的掠奪,讓大自然毫無喘息的空間.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對付煩惱與困惑的捷徑一一使問題消失
觀念史家Isaiah Berlin 在〈二十世紀的政治理念 〉一文中,談及人類掩蓋問題本質的企圖,雖然自古皆有;但 二十世紀在使用人為方法消除懷疑並貶抑令人不安的問題時,和過去有兩大差別。 第一,比起虛偽地自稱解決問題的反動派和浪漫主義者, 二十世紀人類則傾向犬儒和盲從...
-
死亡的沉思--超越人文主義(一) 2009/08/29 what a piece of work is a man! How noble in reason! how infinite in faculty! in form, in moving, how express a...
-
教育部課審會推薦國文選文,打算 以《鹿港乘桴記》取代連橫的《台灣通史序》。無論連家的政治不正確是否已經禍延祖先 , 讓《鹿港乘桴記》的作者出來露露臉卻是好事一樁 。 《鹿港乘桴記》作者洪繻,本名洪攀桂,清同治五年出生,台灣彰化人,曾中秀才。台獨份子封為「不合作主義者」的先驅,...
-
有人煞有介事地問: 北京對「西方普世價值」的否定,讓中國錯失了什麼?(風傳媒, 2023-08-14) 對此, 我覺得 北京對「西方普世價值」的否定, 反倒讓何謂「西方普世價值」得到一次全面檢驗的絕佳機會。 首先就 「西方普世價值」 這個詞的語病來 說, 既然指稱的價值是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