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4日 星期四

思想特性決定虛偽的程度和樣態?


Süddeutsche Zeitung (SZ) vom 28. April 2022 Jürgen Habermas zur Ukraine Krieg und Empörung 

Schriller Ton, moralische Erpressung: Zum Meinungskampf zwischen ehemaligen Pazifisten, einer schockierten Öffentlichkeit und einem abwägenden Bundeskanzler nach dem Überfall auf die Ukraine. 


2024年夏初,俄烏戰爭進入膠著狀態,加薩屠殺尚未見轉機,台海情勢更是日益嚴峻。值此之際,該是靜靜等待滅亡,還是努力想想奇蹟發生的可能?

2022年2月24日俄烏戰爭全面開打。主張「溝通理性」的哈伯馬斯(Jürgen Habermas)四月《南德意志報》針對俄烏問題發表專欄文章〈戰爭與憤慨〉(Krieg und Empörung)。作者認為西方絕不能接受烏克蘭失敗,但也不能冒險將有限的衝突升級為世界大戰。他更指出西方爭論的焦點在於一種只能在輸贏做選擇的角度來想像戰爭的態度。簡言之,戰爭不能輸是目標,但手段得節制。善談兩難(dilemma)哈伯馬斯對此其實無解。企圖以兩害相權取其輕來擺脫兩難困境,恐怕也只會落得怯弱之譏。

處於「時代轉折」(Zeitenwende)的德國輿論對於〈戰爭與憤慨〉一文的批評大多針對二戰之後的知識氛圍一一和平主義。中文世界則有人嘲諷哈伯馬斯被俄羅斯的宣傳術愚弄質疑在當今局勢談理性溝通未免天真?!有篇回應文章的結論更明白指稱作為溝通理論的基本本體論假設的單一世界的規範性思想,確實限制了其在戰爭局勢方面作為不同文化世界衝突的解釋能力。」(Philosophy and discourse of war: conflict of worlds as the limit of Jurgen Habermas’s communicative theory)

其中最重要的是,哈伯馬斯認為要求德國向烏克蘭提供重型武器乃是道德訛詐(moralische Erpressung)。然而那群主張提供重型武器給烏克蘭的德國人真的是源於義憤填膺?!試問同樣的道德憤怒之火會轉向迦薩?!德國人可以認定俄羅斯對烏克蘭的軍事行動是侵略那麼以色列對迦薩的軍事行動是甚麼?!

2023年10月7日哈瑪斯的突襲行動引來以色列的瘋狂報復。各方的反應強烈對照出西方的雙標,更讓部分世人看穿偽善的殺傷力。偽善」這隻蠹蟲東西文化皆有,且歷史悠久。在西方,偽善」的心理根源乃是基督教信仰。為了證明自己是上帝的選民,信徒的道德行為普遍具有交易性質。

基督教的道德準則是基於一位啟示的神;祂的品格本性和話語是一切倫理和道德的基礎。其原罪說否定了人的道德自主性。恩寵說」則鼓勵人因信而得救。以弗所書2:8提到「你們得救是本乎,也因著信,這並不是出於自己,乃是神所賜的。」(For by grace you are saved through faith, and this is not from yourselves; it is God's gift.

在東方,偽善」的極致就是鄉愿」,即偽君子。這是過度重視德行的文化環境所導致的物極必反。孔夫子非常明確指出這種心態對道德的危害。《論語.陽貨》:「子曰:『鄉原,德之賊也。』」

但在〈王冠璽觀點:從華人的思想特性反思華人社會的困境〉一文中,作者卻將「無信仰」和虛偽作一匪夷所思的聯想:

華人經常輕率的就把自己放在最高仲裁者的地位對他人進行評價,即便自己也能意識到自己的標準經常在流動,但華人並不認為有何不妥。......華人的這種思想特性,最深層的文化背景就是源於華人社會的「無信仰」與凡事皆「工具論」特點。......華人陷入的困境,就是虛偽⋯⋯

對於現代無神論者甚至認為宗教是一種缺失的人來說,這種聯想乃是荒謬,根本無稽之談。除非作者認同中古的自然律。其思想的重點之一乃是:遠離罪惡的唯一方法就是成為一個道道地地的基督徒。因為身為基督徒就自然而然地能分辨對與錯。

華人思想的特性的確缺乏客觀思辨能力,也的確喜歡站在道德高度處世待人;但易流於自以為是虛偽與缺乏宗教信仰並無關係。而是真君子難以養成,於是岳不群一一偽君子代表一一竽充數。

王冠璽曾說:缺乏真正的上帝觀念:在華人社會幾千年的歷史中,上帝作為一個真正的超越存在的概念一直缺失。因此,替天行道的政治神學造成了個人被偶像化或神化的後果。這種神化了的人對人的統治和壓迫突出了華人社會政治哲學中的一個主要問題。民主憲政的困境:華人社會傳統難以產生民主憲政的原因,其中涉及儒家對生命向德的可能性的重視,以及缺乏深刻的幽暗意識。......華人社會政治哲學的複雜性和多樣性,涵蓋了政治權威、人的本性、民主發展、東西方對話等多個方面。在政治哲學層面上,這可能帶來法治和人治之間的矛盾,以及道德標準的失落。這些問題不僅反映了華人社會特有的歷史和文化背景,也與全球政治哲學的更廣泛主題相連接;當前華人社會,可謂無一主體能夠實踐高品質的民主法治,此誠然與華人社會的政治哲學有巨大關係;而政治哲學的根本問題又指向神學問題;換言之,基督教神學,乃至於聖經神學,實在是華人社會必須立即重視,並投入大量研究的領域。

綜合觀之,上述說法問題性十足,但在答案上卻預設立場。從五四以來,有多少人追問華人社會傳統難以產生民主憲政的原因。但如果為了追求民主,得討個上帝當主人未免荒唐。對於西方而言,宗教力量在傳統上就是一股政治力量。因此要講政治神學這種東西也只能放在西方文化脈絡裡去攪和。中國的君子與小人之辯(或辨)和宗教信仰有啥關係?!

更何況燦爛地開在尼采殺死上帝之後的西方民主之花,已經瀕臨凋亡!2024年11月將決定to be, or not to b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對付煩惱與困惑的捷徑一一使問題消失

    觀念史家Isaiah Berlin  在〈二十世紀的政治理念 〉一文中,談及人類掩蓋問題本質的企圖,雖然自古皆有;但 二十世紀在使用人為方法消除懷疑並貶抑令人不安的問題時,和過去有兩大差別。 第一,比起虛偽地自稱解決問題的反動派和浪漫主義者, 二十世紀人類則傾向犬儒和盲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