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7日 星期二

評價文化優劣的基準何在?


近日細觀《觀察者》連續刊出的數篇文章,可謂概括出儒家思想在現今中國社會的風評。

儒家思想为中国近代落后背了黑锅 

东方大国没有创造力是不是因为独尊儒术?

儒之大者:儒家究竟要做什么

上列首篇文章引戰,道出一個關鍵性問題:儒家阻碍社会进步科学发展和经济繁荣的这些观点真的正确吗?有没有经过实践检验?作者認為:这些观点是当年中国沉沦中病急乱投医,慌不择路的错误结论。第二篇作者則乾脆繞開問題,直接否認中國缺乏創造力。末篇基本上肯定儒家思想的貢獻,尤其是在民间在地方形成了遵循礼数,讲究规矩的风气,甚至認為被欲望控制的人类注定走不出蛮荒。


對正在進行第二次結合的現代中國而言,傳統思想的現代價值是目前最須關注的課題。因此我注意到一篇有關富二代接班失利的討論(如下)。作者焦點放在中西教育的長短版。顯然對中西文化的底蘊有所探究。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作者認同儒釋道三家匯聚成中國文化的精隨。

道家讲: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佛家讲“空”;儒家讲“克己复礼是为仁”。中国文化之精髓就在于克己,无我,以无求有,有无相生,不走极端,这是辩证统一的哲学之具现;这与西方强调二元对立由之必然生出的主体与客体之间尖锐的对立不同。.......

国际化是一个好东西,能扩宽人的视野,但就如同根和枝的关系一样,如果你自身文化的根不扎实,那么国际化往往只会令你成为无根之木。

而中国人的根就是儒释道中关于修身立命的思想文化,有了这些东西,就有了中国人独有的气质,是大气的,平和的,处变不惊的,是懂得平衡传统与现代之间关系的。

西式教育一个很大的短板,就是其社会环境、教育体系很少能给你进行上述熏陶。

再反觀那些對儒家思想的缺陷極大化的言論,便可知這種緊扣現實的文化探討非常可貴。例如下文對儒家思想的思維缺陷的總結就實屬偏頗。先秦儒家思想的出現原就是為了解決當代的困境,後代食古不化,甚至斷章取義,豈是原創者的錯誤?!


儒家思想的底层思维缺陷深刻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历史轨迹,

儒家的底层缺陷构成相互强化的负面循环等级思维压制个体创造力 → 科技滞后削弱社会活力 → 人治传统阻碍制度创新 → 终极关怀缺失使道德虚无化如钱穆所言儒家自汉代已中毒而今日四大底线法律道德商业人文的崩解正是这些缺陷的现代显影唯有打破沙滩建楼的伦理幻想在批判中重建传统与现代的对话方能为文明转型开辟新路。

無庸置疑地,這種結論是明知原始儒家以及漢儒宋明理學的差異;但沒有能力爬梳出真正儒家思想在現代社會的意義和價值。而這需要實踐才能發現的價值是最難能可貴的。夏蟲不可語冰,徒呼奈何!



2025年10月1日 星期三

上帝與槍的查理·柯克怎可能是殉道者?!


人把宗教从公法领域驱逐到私法领域中去,这样人就在政治上从宗教中解放出来。宗教不再是国家的精神;⋯⋯

犹太精神不可能作为宗教继续发展,即不可能在理论上继续发展,因为实际需要的世界观,按其本性来说是狭隘的,很快就会穷尽。

                                                         马克思写于1843年10月—12月中 载于1844年2月《德法年鉴》   


美國MAGA運動領袖查理·柯克被槍殺之後,評論此一事件的角度大多從對美國政治的影響著眼。但今天卻突然出現一篇奇思妙文,竟然稱查理·柯克之死為殉道。並且藉此批評臺灣仍是一個屬靈極度貧瘠的社會。最後結論甚至把華人的劣根性也歸諸缺乏殉道者精神。真所謂宗教乃是一種缺失」,信徒對時事的態度總是神神叨叨

其實,兇手的身分說明了美國年輕人的政治立場很難被定義。 而查理·柯克的政治立場也正好是變色龍本質。雙方都是無法安頓的靈魂,殉道如何完成?!若是兇手殺人的理由是查理·柯克反猶立場不夠堅定的話,該做何解釋?!


王冠璽觀點:從查理·柯克的「殉道」看臺灣社會的土樓思維與屬靈危機  :

 華人所具有的倫人國民性,較為近似西方的保守右派,重視個人與家族利益。然而,在政治實踐上,從古至今,華人政權與政黨幾乎都是左派!這種明顯的矛盾,源於華人千年文化中所體現的一種頑固的虛偽本質與「實用屬性」。華人的「土樓思維」並不是一種中性的文化表現,而是一種屬靈與思想上的疾病。若要突破這種困境,唯一出路,便是滌蕩華人社會舊有的思維方式,建構一套不同的倫理觀。而在這個艱難的「移風易俗」過程中,華人需要有許多願意效法有如保羅,有若查理般的偉大拓荒者。他們所需獲致的方向指引與勇氣培養,並不能在職業教育中獲得,也不可在那些個具有反智傾向的華人教會牧者培訓學院中養成。在高水平的綜合型大學中設立高水平的學術型神學院,結合必要的道學訓練,應當是華人社會培養「全人型」菁英與移風易俗所必須踏出的關鍵一步。一百多年前,西方教會曾經在中國大陸建造了許多一流大學與神學院,為華人起了一個很好的頭。而查理‧柯克的殉道,正預示了現在已經到了華人自己接續這項偉大工作的歷史時刻。查理‧柯克經常引用《以賽亞書》第6章第8節經文向上帝禱告:“Then I heard the voice of the Lord saying, Whom shall I send? And who will go for us? And I said,Here am I. Send me!”衷心期盼有無數華人基督徒也能像查理‧柯克一樣,勇敢的向上帝表示:「我在這裡,請差派我。」                                     

2025年9月18日 星期四

日本在二戰的腳色為何需要不斷地轉換?!


目前為了拉攏日本對付中國,西方正極力地漂白日本二戰的罪行。但誠如下文標題所言:千年易過,日本的罪孽難消!

于滨:“千年易过,日本的罪孽难消”

日本成为二战的元凶,与西方的姑息、赞许、利用乃至纵容密不可分。1868年日本“脱亚入欧”后非凡的现代化转型,尤其是日军的效率与纪律(日本陆军学习普鲁士,海军学习英国),深受西方钦佩,被视作非白人世界唯一成功实现现代化的范例,也迎合、满足了西方/白人中心主义的自迷自恋情结。......

而这曾使西方震撼和赞叹的、比西方列强更为强悍的“荣誉白人”,如今又摇身一变,成为可怜的、温顺的、和平的象征和载体。然而,这个永远在战与和、美与丑、“正常”与“不正常”、在向死而生和为生而死之间进行零和式抉择的日本所欠缺的,恰恰是它极力模仿而又不得入门的东方大国的中庸之道,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我约束的道德根基。......

2025年9月9日 星期二

反依附的挫敗一一從農奴到社畜

 

......貨幣所有者要把貨幣轉化為資本,就必須在商品市場上找到自由的工人。這里所說的自由,具有雙重意義:一方面,工人是自由人,能夠把自己的勞動力當作自己的商品來支配,另一方面,他沒有別的商品可以出賣,自由得一無所有,沒有任何實現自己的勞動力所必需的東西

                                                                     《資本論:政治經濟學的批判》卷一


近代文明的兩大政經體制一一資本主義和共產主義一一皆是反封建行動的產物。然而,反封建(即現代化)的過程中,共產中國和資本西方到了21世紀的今天已經走出截然不同的道路。其中的關鍵拐點為何?

大略來說,歐美在現代化道路上已出現重返封建的跡象。而共產中國則在以美國為主導的全球化過程中摸索出專屬於中國的現代化。如今更是邁入文化方面的第二次結合一一馬克思與中華文化的結合。 

這個結合之所以值得關注,其主要原因之一在於結合的成功與否決定了中華民族的未來命運。更何況放眼今日之域中有哪個文明可以與西方資本主義文明一較長短?!

原因之二,無論共產主義或社會主義皆緣起於西方,中國現代化之路若要真正具有中國特色就得另闢蹊徑,而且勢必得與近代西方文明發展的主軸--工業革命--進行一場辯證。換言之,中國式現代化必須面對兩大課題:其一,中國的現代化如何避免工業革命的無節制開發所帶來的生態危機?其二,工業革命對人類穩定生活的摧毀是全面性的,尤其是面臨第四次科技革命的當下,要如何因應?

首先從史坦丁(Guy Standing)所定義的「不穩定無產階級」(precariat)說起。「不穩定無產階級」俗稱的社畜(Corporate slave)境遇類似。21世紀民主社會的社畜和封建時代的農奴最大的差異是,社畜擁有自由,但卻幾乎自由的一無所有。

史坦丁論證了「不穩定無產階級」增加的原因來自全球化;但資本主義所催生的市場社會(market society)本就讓人類的需求完全屈從於市場。全球化只不過讓資本主義注定帶來的悲劇,加速且全面地覆蓋在地球的每個角落。

中國改革開放後經常出現的口號一一維穩,正好印證了走向西方現代化道路不可避免的現象一一治亂周期嚴重縮短了。中國社會特有的超穩定結構崩解了。眾所周知,維持中國超穩定結構的物質基礎是農業社會,精神基礎是儒家思想。共產中國曾將主張宗法秩序和德治的儒家打成封建遺毒。

如今為了第二次結合又改了說法。參見以下文章:

簡言之,中華民族的政統都是大一統,但新舊道統的性質有別,如果說舊道統是貴族道統,那麼新道統是人民道統。舊道統又被稱為儒家或者儒教,新道統可以稱為華家或者華教。

本文轉自《論人類宗教情感》,作者柯華慶為中國政法大學教授,華學新文明論提出者

原文網址: 「人類教」視角的馬克思主義與中國社會主義新道統建構 | 

這儒家思想好不容易擺脫封建遺毒的臭名,卻仍舊和封建貴族掛在一起。


另外,柯華慶建議:

用「人民民主法治」來替代「人民民主專政」,提出社會主義國家理論——社會主義契約論,認為中國社會主義有希望超越西方資本主義,主張中國知識界需要發起一場守正創新運動。

原文網址: 中共百年.對談|政法學者柯華慶倡建立「社會主義契約論」 

關於法治,不妨再參考另一篇文章。


在〈左玮“普法教育先于道德教育,不见得是好事”〉一文中,作者具體描述道德滑坡的嚴重性以及有法無德的弊端:

01 “努力学法、知法犯法”

在安徽某地,警方破获了一个平均年龄仅15岁的“古惑仔”式犯罪团伙据点,一本被收缴的笔记本内容令办案民警们倒吸一口凉气。上面抄录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的关键内容:“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相比其他笔记,这一段字迹格外工整,似乎被抄写者奉为“金科律令”。 
该团伙成员供述,他们反复研读此条,规避上述八种重罪,或刻意将暴力行为控制在“轻伤二级”以下。团伙头目甚至总结出了兵法:“14岁和16岁是个坎,过了坎,要么只干‘小活’,要么退到幕后当‘导师’,就不会进局子了(指行政拘留或刑事拘留)。” ......

 02 当德行教育失守

犯罪低龄化现象的背后,道德教育在根基上的缺失是无可回避的深层病灶。

由此可見,進行二次結合的菁英依然忽視西方法治的侷限性。孟子所主張的德法並治並未得到重新審視的機會。

記得好萊塢女星曾經站在伊拉克千瘡百孔的戰爭廢墟上說:「這裡的民眾雖然失去了一切,變得一無所有,但他們擁有了自由!」這是典型的現代思維:自由先於一切。根據尼采的看法,道德乃屬於前歷史的。並且把道德視為必然性領域之子,在自由的國度裡沒有它的位置。但Leo Strauss 所倡議的「美德優先於自由」與自由主義主張的「自由優先於美德」依舊是現代心靈不可迴避的課題。

尤其是,自由的一無所有的「不穩定無產階級」社畜正持續增加中,這難道不是無道德的現代社會所促生的?!



 

 

2025年7月13日 星期日

背負著巨石的Sisyphus如何感受「荒謬之愉悅」(Sisyphus happy)?


背負著巨石的Sisyphus如何感受「荒謬之愉悅」(Sisyphus happy)? 卡繆在 Le Mythe de Sisyphe(The Myth of Sisyphus )一書裡,創造出「荒謬之愉悅」(Sisyphus happy)一詞。並且在書末說,"We must imagine Sisyphus happy」。

 Sisyphus 如何從千篇一律、毫無希望的情境中感受到愉悅? 身處喪失絕對價值和道德感的後現代,浸淫在主觀的價值理論下的人類,除了追逐利潤和物質享受,究竟還有甚麼值得奮力一搏的理想?! 在此,我們不妨藉著認真思考舒適(Comfort)與快樂(Happiness)的差別;然後,再回頭看背負著巨石的Sisyphus如何感受Sisyphus happy? 

法國年鑑史學家布勞岱(F. Braudel)曾說:「對于我們史學家而言,一個結構當然是一種構造,一種架構,但更是一種現實。......有些長期存在的結構成為無數世代的穩定因素:它們擋住歷史洪流的去路,阻礙着同時也支配着歷史的流動速度。其他有些結構則很快就消失了。但所有的結構都既是支撑物又是障礙物。障礙物表現為一系列的限制。試想一下打破特定的地理環境,突破特定的生理現實,打破特定的生産力限制,甚至突破特殊精神的局限的困難吧。心態環境同樣也是長時段的桎梏」(Écrits sur l'histoire, par Fernand Braudel, Paris:Flammarion, 1969, pp.50-51)。心態史家 P. Aries 也說:「心態有其內在的動力,那是一種群體的無意識」(l'inconscient collectif)。 

 沒錯,所有的結構既是支撑物又是障礙物,因此歷史發展的過程中遂充滿了改革與革命。 誠如齊美爾(G. Simmel)所說,「文化的內容雖然源於人類為了自身的目的而創造的,但最後卻經由文化本身的內在邏輯,在歷程需要客觀形式的情況下,與原始的目的漸行漸遠」 (參見《文化哲學》頁245-77)。此時便會出現雜音,當不滿的聲音臻至一定的高度就會產生所謂的革命。 但革命的效果通常侷限於破壞外在結構,諸如政治和社會經濟制度。至於心態環境的改變則困難多了。就如Terry Eagleton所指出的,「事實已證明,剷平一座山會遠比改變父權體制的價值來得容易.與說服沙文主義者放棄他們的偏見相比,複製一隻羊根本就像是扮家家酒.要移除人們心中的文化信念(尤其是那些和認同的不安密切相關的基要主義式信念),會遠比剷除森林還困難」(參見《理論之後》,頁50)。 

走筆至此,Sisyphus所背負的巨石終於露出原形。那就是文化賴以維持的「結構」。它在日常生活裡很容易被忽視。就像走馬燈的輪軸,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自轉自地。人們感受到的只是生活歷程裡眼花撩亂的、五光十色的表象。 但為什麼結構乃是必要之惡?

且以文明橋樑自詡的現代化日本為例來找尋答案。它的文化結構一直是多重的、混合的。近代明治維新更是將西方的解放、東方的保守混成了一杯臭不可聞的雞尾酒。 日本社會長期充斥著光怪陸離的色情小說、漫畫、影片以及霸凌的花招、刺激的電玩,不一而足。說穿了,就是沒有自身文化底蘊作為支撐,一味以文明橋梁自居的後果。到頭來物極必反,2015年少子化白皮書公布,日本媒體以醒目標題點出,日本的年輕人已從「草食性」進化成「絕食性」。 最近更進一步給予這種追求個人至上者一個新的名詞一一佛系。有人認為這是社會原子化(social atomization)的結果,但文化深層結構崩解恐怕才是主因。 文化的深層結構一旦崩潰,人們的生活就像卸下巨石的Sisyphus無所事事且沒有方向。那些躲進虛擬世界自得其樂者難道以為日子真的可以這樣輕鬆過? 

背負著巨石的Sisyphus如何感受Sisyphus happy?想想過去的女人如何心甘情願成為全職的家庭主婦,大概可以窺知一二。喜歡高談自由、主體意識的現代人瞧不起傳統美德,但又無力建構新的家庭倫理。於是憂鬱症、躁鬱症一堆和家庭解構相關的心理疾病紛紛出籠。回頭想想如何感受「荒謬之愉悅」,不要只知道追求舒適而已。

2025年7月10日 星期四

美國用制裁行動證明Francesca Albanese所言屬實

 

亚尼斯·瓦鲁法基斯:我们联名声援这位遭美国制裁的联合国特别报告员!


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经济利益一直都是殖民利益集团及其种族灭亡行径的关键驱动力和推动因素。自殖民主义诞生之日起,企业便与之密不可分;在过去,企业在针对原住民及其土地的暴力、剥削和最终掠夺上发挥了关键作用。这种统治模式被称作种族殖民资本主义。以色列对巴基斯坦的殖民,同样遵循了这一模式。

近日,联合国特别报告员弗朗西斯卡·阿尔巴尼斯发布的关于自1967年以来被占领巴勒斯坦领土上的人权状况的报告,将帮助我们理解以色列的种族隔离政策下的政治经济,针对巴勒斯坦人的种族清洗以及如今以方实施的种族灭绝。我们认为,这份报告应得到广泛且自由的研究与讨论。

鉴于美国政府向联合国秘书长发出了一封充满敌意且颇具威慑性的信件,要求解雇阿尔巴尼斯女士,并撤销她的这份出色的报告,我们觉得有必要表达我们对阿尔巴尼斯女士的强烈支持,并敦促联合国驳回美国和以色列政府的无理要求。

美国、以色列遵循着否认种族灭绝的老路,恐吓那些挑战殖民权力和反对驱逐原住民等一系列强权行径的国家;大多数欧洲政府因过于胆怯,而不敢表态;他们要求国际社会对正在进行的种族灭绝视而不见,尤其是对跨国企业和国内企业在维持种族隔离政策以及随后的种族灭绝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熟若无睹。

作为经济学家,我们认为有责任强调弗朗西斯卡·阿尔巴尼斯报告中明确揭露的三个关键发现。

首先,领土占领和种族灭绝对于财团企业来说十分有利可图。这不仅包含了常规的军火和国防的财团企业(如F35战机的主要制造商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以色列本国的军火制造商ELBIT公司,以及帕兰提尔Palantir,这家公司的算法很可能在加沙的目标选择中起到了关键作用),还包括家喻户晓的品牌(例如卡特彼勒、法国巴黎银行、巴克莱银行、安联保险、雪佛龙、英国石油公司、巴西国家石油公司、A.P.穆勒-马士基集团)。

在美国政府的积极支持下,以色列国防预算翻了一番;大量的“投资”,通过一个由数千家以色列公司与美国、欧洲、韩国、甚至一家巴西跨国企业巨头相勾结组成的国际利益网络,涌入以色列的战争机器。这也解释了在需求、生产和消费者信心全面下滑的情况下,以色列股票为何还能逆势上涨161%。

民众对谷歌将技术应用于军事表示不满

阿尔巴尼斯女士的报告中第二个值得深入研究的发现是,以色列占领的巴勒斯坦领土已成为科技巨头的理想实验室和试验场——而从占领升级到种族灭绝的过程,更强化了这一功能。

例如,没有任何国家像以色列那样,向IBM公司开放如此大规模的人口生物测量数据。自2023年10月7日以来,微软、亚马逊、谷歌母公司Alphabet与帕兰提尔正以惊人的速度扩张云服务业务。人脸识别软件、目标筛选算法和自动化打击系统正在进行实时测试,操作完全随心所欲,所受的伦理约束甚至比在实验室小白鼠身上进行的试验还要少。科技巨头们简直求之不得!

第三项关键发现是,美欧顶尖高校在财政上离不开维持以色列种族隔离与永久占领及冲突的政治经济模式。如果停止支持以色列的种族灭绝行为,众多美国和欧盟顶尖学府将面临严重的财政困境。

阿尔巴尼斯女士的报告揭露了西方顶尖学府与研究机构(包括慕尼黑工业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实验室、爱丁堡大学等)的这种不光彩的依附关系,这一贡献值得高度肯定。欧洲和美国的人民有权利知晓,他们最引以为傲的某些学术研究机构实际上在财政上依赖于协助以色列延续其占领与种族灭绝的政治经济模式。

过不了几年,几乎人人都会宣称自己曾反对这场种族灭绝。但正是此刻更需要良知未泯的人士挺身而出。这位联合国特别报告员正遭受美国和以色列政府的疯狂攻讦,只因她近期发布的报告,以无可辩驳的实证,彻底揭露了以色列占领区政治经济结构之下暗藏的种族灭绝真相。

作为经济学家,我们今天与弗朗西斯卡·阿尔巴尼斯站在一起。

联名经济学家:

亚尼斯·瓦鲁法基斯(希腊前财政部长,经济学家)

托马斯·皮凯蒂(法国经济学家,《21世纪资本论》作者)

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黎裔美籍学者,《黑天鹅》作者)

迈克尔·赫德森(美国经济学家,金融分析专家)

盖伊·斯坦丁(英国经济学家,“基本收入”理论倡导者)

贾亚蒂·戈什(印度经济学家,发展问题专家)

朱塞佩·马斯特鲁佐(意大利学者,社会活动家)

乔莫·夸梅·孙达拉姆(马来西亚经济学家,联合国前助理秘书长)

罗伯特·H·韦德(英国政治经济学家,发展研究专家)

克里斯托弗·克拉默(英国发展经济学家)

尼迪·斯里尼瓦斯(印度管理学者,非营利组织研究专家)


2025年3月21日 星期五

誰對無法歸類的人事物會感到焦慮?


川普就任兩個月,其行事風格(不確定性)想必已經讓很多人感到不安。此時最忙碌的當屬從事洗腦工作的成員。無論是為五斗米折腰或是基於意識形態,他們都必須對川普這個人的屬性進行歸類。因為一旦人事物的屬性無法歸類,勢必對洗腦工作產生障礙。於是川普被劃歸極右派或另類極右派以便和普丁同掛。甚至有心人士還編寫出一場由普丁所主導的「極右翼世界革命」,而且這場虛擬的革命正由川普所接替。

川普和普丁緊扣顯然是歐美反川普勢力集結反撲的傑作。但台灣輿論無知或刻意地配合演出就著實讓人嗤之以鼻了。舉例來說,下文硬生生趁機將中國知識界也劃歸極右派,明擺著就是仇中的膝反射。目的就是將習近平丁和川普進行統籌歸類。可悲的是以川普的變形蟲風格將令他們疲於奔命。

笑蜀觀點:百年大變局─極右翼世界革命與人類的戰國重現

 今日美烏之爭及烏克蘭的連番屈辱,會否重演歷史?答案是肯定的。中國知識界的轉向早已發生,美烏白宮之爭不過是火上澆油。不同的是,百年前幾乎一邊倒地轉向極左,擁抱布爾什維克主義;而今則幾乎一邊倒地轉向極右,與百年前的潮流剛好相反。在兩次歷史迴響的共振中,世界主義理想漸次破滅,社會達爾文主義的陰雲重新籠罩全球。 ......。

 現在阻止,還來得及。反民主的僭主政治一如人體中的癌細胞,發現愈早愈好,切除愈早愈好,絕不能寬縱而任其擴散,否則待其成勢,一切悔之晚矣。但是要如何阻止呢?當全世界的極右翼正在聯合起來,那麼全世界的中左中右怎麼聯合起來?當全世界的國王正在聯合起來,全世界的僭主正在聯合起來,那麼全世界的公民社會怎麼聯合起來?對於一切不願做奴隸的人來說,顯然悠悠萬事,唯此爲大。......

何謂「極右」?除了反歐盟以及反移民的共同立場之外,歐洲的極右翼政黨並無明確的政治綱領,與保守派或傳統派的勢力結合更像是策略同盟。因此,欲從傳統的左右翼光譜來定位是不適切的。難道將川普定位為極右派只是為了妖魔化?

而另一篇精心鋪排的洗腦文(如下)更是上升到從哲學層次來貶抑川普的政治行為。

 王慶民觀點:川普政府親俄疏歐厭烏的價值觀原因

......這些猜測有的只是捕風捉影,有的看起來有些道理。但僅從利益和地緣政治考量,其實偏離了重點,忽視了川普及美國右翼政權親近俄羅斯、疏遠歐盟、拒絕支持烏克蘭的價值觀原因。而價值觀因素恰恰是決定川普政府內政外交的關鍵。 
普丁及其支持者發動侵烏戰爭的部分原因,是基於宗教保守主義、極端民族主義、帝國主義、右翼民粹主義的價值觀,以及對抗歐盟和歐美建制派的進步主義、世俗主義、多元化、全球化,及打擊其認為的「深層政府」的需要。普丁的俄羅斯也以這樣的價值觀為旗幟和號召,動員國內和連接歐美各國的右翼民粹和極右翼勢力。......

在未來,川普和范斯為代表的美國極右民粹勢力,將繼續持保守民粹價值觀、循與對待俄烏問題相似的邏輯和規律,利用美國強大國力在全球施加影響、推行相應政策,並引發許多國家保守民粹掌權者效仿。未執政的各國反建制保守民粹力量也將更加活躍,並在川普助力下試圖掌權及影響各國政策。而世界許多國家的內政外交、各區域的地緣政治格局,都會在美國及其他國家保守民粹執政者的「另類價值觀外交」(不同於拜登等人為代表的歐美建制派基於自由民主的常規「價值觀外交」)影響下,受到巨大沖擊、發生劇烈變化。這對各國和世界,都不是好消息。

川普的改造美國運動如火如荼地折騰著仰其鼻息的個人和國家。試問誰可以經得起此番折騰?又或者有識者根本早已嚴陣以待,準備將此番折騰化為利器?

其實,川普存在的價值就在於他敢肆無忌憚折騰對手以及摧毀既有體制。做為對付建制派和深層政府的推手的確大大有用。但在這場改造美國運動中,他若只是魁儡則另當別論。因為他的顧問團之間的利益矛盾就足以撕裂他。更遑論那些隨時可能集結的反對勢力。

舉凡被他認定為敵對者就必須跟他玩零和遊戲。那些懦弱的對手刻意將他歸類為極右派注定是輸家。迎擊川普的手段一定得靈活,時而蔑視時而逢迎。目前看來普丁顯然深諳此道。

在一個民主政治體制中,統治者有被免職的威脅,因此不得不遵循輿論去做事。問題是,現今媒體的角色曖昧,因此輿論的產生已經失真。先射箭再畫靶的情形屢見不鮮。川普的政治生命恐怕得視其對輿論製造的掌控程度。又或者他可以乾脆取消選舉來實現獨裁。且讓他玩一陣子吧!



“白左”是《牛津词典》中为数不多的由当代中国人发明的新词。根据英语词典的定义,“白左”通常是指极端自由派(或者进步主义者),他们有三个特征:居高临下、虚伪和天真。引自《"白左"——西方文明的埋葬者》



評價文化優劣的基準何在?

近日細觀《觀察者 》連續刊出的數篇文章,可謂概括出儒家思想在現今中國社會的風評。 儒家思想为中国近代落后背了黑锅   东方大国没有创造力是不是因为独尊儒术? 儒之大者:儒家究竟要做什么 上列首篇文章引戰,道出一個關鍵性問題: 儒家阻碍社会进步科学发展和经济繁荣的这些观点真的正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