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18日 星期三

從生態學的角度來看莊子與尼采



從生態學的角度來看莊子與尼采(一)
2009/05/26 12:58

至人用心若鏡,不將不迎,應而不藏,故能勝物而不傷.
                       ——莊子

大智者!你們的危險和你們的善惡的判斷,不是這條河,而是那意志本身;權力(衝創)意志──這生生不息的創造生命意志,......生命自己向我說了這奧秘.'看呵',她說,'我必須不斷超越自己' ........讓我們的真理打破一切該打破的東西罷!許多房子還要建立起來!
                                                                                             —— 尼采  



生態學(Ecology)這個專有名詞的出現相當戲劇化.根據Grand Larousse Universel,它是德國生物學家Ernst Haeckel 於1866年所創.它和能量守恆定律(約1847)以及進化論或譯演化論(1859)都是同時代的產物.Haeckel深受達爾文物種源始論的影響,而十九世紀極為盛行的重演說(recapitulation theory)也有他的貢獻.重演說主張動物個體的發育過程中,所屬物種的進化階段會重現.例如蝌蚪變青蛙的變態過程,便是以數天的時間重演兩棲類老祖先花了億萬年才達到的境界.在此,我無法論述重演說與生態學是否有關係;但可以確定的是,重演說對社會和教育理論產生很大的衝擊.

在十九世紀的滾滾思潮中,能量守恆定律以及進化論成為日後自然科學研究的兩大指導原則.重演說則遭到多面的否定.至於生態學,作為一門學科,則直到1960年代才得以突現在世界舞台.這個發展意謂著什麼呢?



從生態學的角度來看莊子與尼采(二)
2009/05/29 21:59


就先以能量守恆定律來說,它不僅開啟了物理學的黃金時代;而且在文化上的意涵非常深遠,因為這其中包括了這樣一個概念,即把社會和人看作是轉換能量的機器(普利高津語).身為十九世紀重要思想家的尼采,對於此一原理有何看法呢?

永恆重現(eternal return of the same)是貫穿尼采思想的核心觀念.這個概念的形成,除了受到希臘Heraclitus的影響(見Ecce Homo); 同時,也和當時科學的宇宙觀相關聯,尤其是能量守恆定律.在《權力意志》 1063條,就明白地指出:能量守恆定律要求永恆重現.

尼采認為:" 這世界是一個巨大的能量,沒有開始,沒有終結,只由很多的力組成,這種力 (Force) 的總數不會增多,也不會減少.這些有限的力在有限的的空間裡,不斷地演變;像海洋般,沖浪似地永遠波動著,多年以後相同的浪波還會再回來.這些簡單的形狀,一直不斷地努力前進,形成越來越複雜的狀態.從最寧靜,最硬的,最冷的狀態也會慢慢變成最熱的,最動盪的,最自我矛盾的狀態,在這豐富的東西裡,又回到了「家」────回到原來的狀態.在這豐富的狀態,矛盾中互相地衝擊,又回到和諧的歡樂中.在這過程中,它肯定它自己,肯定這道路的一致性.作為一個生成變化,不知道飽滿,不知道厭惡,不知道疲憊,這就是我自我創造的戴奧尼索斯的世界.......,這個世界就是權力意志,此外無它;而你們自己也是這個權力意志,此外無它. " ( 《權力意志》1067條)



從生態學的角度來看莊子與尼采(三)
2009/06/01 22:58

莊子與尼采都是帶有詩人氣質的哲學家,因此我試著以非學院式的觀察角度重新解讀他們的思想.

當尼采說「能量守恆定律要求永恆重現」時,從字面上看起來,他應該是能量守恆定律的盲目信徒.但普利高津在《從混沌到有序》一書中特別提到," 能量轉換代表了自然的一些溫和與可控的方面,然而下面一定還有另一個更加「活躍」的層次.尼采就是這樣一些人中的一個,他們察覺到遠遠在守恆或轉換之外的創造與毀滅的回聲......自然界的另一方面包括,蒸汽機的鍋爐,化學變化,生和死,以及超出當量關係(equivalences)和能量守恆的範圍.這裡我們接觸到熱力學最基本的貢獻,即不可逆的概念."

的確,以尼采反科學主義的態度來看,實在很難將永恆重現說與能量守恆定律劃上等號.但倘若無法以能量不滅以及物質不滅為先決條件,永恆重現的環境基礎何在?!

到此,先將尼采擱下.反過來看莊子.受到科學洗禮的現代學者,難免會從科學的角度來看莊子.最常出現的論調有二,正好與物質不滅定律以及進化論有關.例如胡適就曾高喊:萬物皆種也,以不同形相禪,竟是一篇物種由來.而「指窮於為薪.火傳也,不知其盡也」養生主有學者認為這正符合物質不滅的定律.由此觀之,能量守恆定律以及進化論的真理霸權,的確盤據了各個文化層面!

除此之外,陳鼓應先生說:尼采的「永恆重現」,同老莊的循環往復的概念是相似的 (見尼采新論》,頁230).這點我完全無法同意.

尼采的「永恆重現」說始終充滿了爭議,這不僅由於它的含糊不清,同時也由於它與「超人說」的相互矛盾.在此,我們先將它與印度輪迴說作一比較.

輪迴說強調事物運動在無限系列中重複出現的階段性特徵,但每一週期比它的上一週期沒有什麼發展和上升.即使有,例如涅槃這樣的境界,卻也只是著重精神上的自我滿足而已.事物的演化過程,就是在力的作用下不斷否定自身的過程;變化的必然性,不依人的意志而轉移.

我無法想像提出超人和權力意志的尼采,與以否定自身為基調的輪迴說會有任何關聯.至於和輪迴說同屬東方節奏的道家循環往復說,並非以否定自身為基調,而是以「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為主調.

這三者最大的差異,就在於它們處理與大自然的關係是完全不同調的.



從生態學的角度來看莊子與尼采(四)
2009/06/03 11:21

從時間觀來說,這三者的時間箭頭似乎都是可逆的.細心的讀者定會想到靈魂不朽的問題,但除了輪迴說,其他兩者皆否定永生的觀念.因此,我們很容易就會察覺其本質上的差異.現在,再就它們如何處理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來作比較.

基本上,尼采是反達爾文主義的.在《偶像的黃昏》一書裡,他毫不保留地嘲諷達爾文:把和「精神」有關的方面給忘了(這就是英國佬!)他反對為生存而鬥爭,「在有奮鬥之處,那就是為權力(power)而奮鬥」.並且認為達爾文把環境因素看得太重.

永恆重現,是對戴奧尼索斯精神的全然肯定.但「精神」,對尼采來說,卻不是超越的力量.他說:「精神只是一種方法式的工具,為豐富生命的內涵而服務」.(《權力意志》644條)

或許尼采是藉由「永恆重現說」,企圖在西方唯物和唯心二元論的鴻溝上搭起避免心物割裂的橋樑.同時平息上帝死後所刮起的虛無旋風.但手法實在太粗糙了!Gianni Vattimo在與尼采對話》一書裡,就明白指出:"「永恆重現說」的基本不確定性,是內在於兩種認知模式────宇宙論的以及道德的".



從生態學的角度來看莊子與尼采(五)
2009/06/04 16:33


生命為何要永恆重現?永恆重現的目的是什麼?它是不能抗拒的事實,抑或是必須達成的任務?尼采根本説不清楚!如果永恆重現既無目的,也無意識,那麼就只能是不斷重複已發生的事;人的行動也顯然沒有自由選擇的空間,而只是宇宙循環變化的產物.這樣一來,和上帝主宰人類命運的情境有啥不同?!

再以和永恆重現的宇宙論互補的道德層面來說,在此,「永恆化」是個任務而非無法抗拒的事實.我們自身存在的不斷重複,就是我本身必須渴望的事(見The Gay Science).如此一來,意志又回來了.這就是尼采!在殺死上帝之後,卻始終模仿上帝的口吻下訓令.

相對於永恆重現的模稜兩可和相互矛盾,莊子的「反復說」則顯得相當一致.當莊子說「反覆終始,不知端倪」大宗師,他所指的就是強調與萬物共變和互變的「物化說」,這是莊子自然觀的終極理想────和諧.它與永恆重現說毫無類似之處,更與輪迴說完全不同.

佛教講論救渡,其學理的預設就是輪迴.而轉世並非同一位格回到此世,而是根據嚴格的因果脈絡,從某一存在形式(或狀態)轉變到另一存在形式(或狀態).輪迴說以人生問題出發,闡述一種有機的因果論.它的基調是棄世的.在處理世間的衝突問題,是以超越問題來解決問題.在此,人的意志是毫無作用的.

反觀莊子的反復說,它所著重的是在事物與事物間的互化.事物間的對偶關係就是互生和互攝的關係.在莊子眼中,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互依與互為條件的.價值的區分乃是人為的,並無客觀基礎.美醜和高下,皆只是主觀的反射.因此,萬物化生過程裡所產生的衝突,必須以道德修養進行轉化,以求化解衝突而臻至和諧.在此,人的意志發揮最高的作用.

雖然就現實面來說,儒家在修養方面著力較深.但也正因為人為著力過重,莊子才會進行批判.在齊物論裡,徹底地把人從價值的執著中解放出來,由局限於一個觀點的偏見中解放出來;進而強調在「道」的精神下,一方面超越萬物,一方面包容萬物,最後達到勝物而不傷的境界.就人與自然萬物的關係來說,這是最值得期待的!同時也符合生態學所講求的,視所有的生命個體為一個相互作用的整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對付煩惱與困惑的捷徑一一使問題消失

    觀念史家Isaiah Berlin  在〈二十世紀的政治理念 〉一文中,談及人類掩蓋問題本質的企圖,雖然自古皆有;但 二十世紀在使用人為方法消除懷疑並貶抑令人不安的問題時,和過去有兩大差別。 第一,比起虛偽地自稱解決問題的反動派和浪漫主義者, 二十世紀人類則傾向犬儒和盲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