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5日 星期一

戰與不戰連討論空間都沒有?!


吳介民說出台灣並非侵略者,『是要反什麼戰爭?』時,他那種沾滿江湖習氣的學術性格頓時昭然若揭。不知何時吳下阿蒙的他竟然成了思想大師?也不知已步入老年的他為何選擇和憤青站在一起攻擊反戰陣營?若只是想討好當權者,手段似乎不高明!

那些反戰的覺青都是甚麼來歷?根據吳永毅的觀點:本土覺青的文化特性,習慣把西方各種進步、反叛的思潮永遠據為己有,即便本土政黨已經成為完全執政的完全統治者,在文化資本上仍然要化妝成反叛的面貌,因為政權的正當性來自「進步」,反正只要有「萬惡的共匪」存在一天,這個妝隨手畫畫都美過對手。

言下之意吳介民的心智和本土覺青一樣幼稚。吳永毅在誰說反戰是侵略國的特權? 駁斥一個總統級的抄襲文中,更是進一步諷刺吳大師針對覺青焦慮所開的偏方

......信仰這種文化進步美妝的覺青,通常無法參與文化預算分配的頂層密室評審、沾不到國科會計畫的收編分潤,只能看著政治正確的文化名人得到置入行銷、搶到不需要公開招標的巨型計畫、外包選舉文宣製作等不堪的利益交換。協槓血汗覺青體驗到的是,從「哲學星期五」到《VERSE》宣揚的六零年代西方反叛文化價值,突然轉向要大家擁抱美國地雷、力挺延長兵役、和蔣介石一樣宣示反共備戰、還要出手痛毆曾經挺綠的天真反戰學者,怎麼說都和進步價值有所違和。大師必須解決這個焦慮,只是沒想到大師一出手,祕方不過是鄉民的偏方。

平心而論,目前混亂的世局是一個觀察人性本質的絕佳時機。當台灣瀕臨戰爭之際,而反戰的聲音也終於出現了,人們才有機會目睹台灣好戰份子的面目。

其實,吳永毅這句挺綠的天真反戰學者真的令人感觸良多。反戰宣言乍現時,我是嗤之以鼻的。因為對支持綠色政權的學者我素來懷疑他們的認知能力。而反戰的覺青是基於價值觀不同而群起攻擊,抑或只是如同1450網軍的膝反射?總之,台灣好戰份子究竟是一群各懷鬼胎的烏合之眾?還是有理念的志同道合之士?

後續觀察重點是:中國如何持續地在外交上出奇致勝。一旦美國落敗,台灣那些裝腔作勢叫囂奮戰之輩是否落荒而逃?!在這個世紀大變局中,台灣政府的腳色就是道地的小丑,和澤倫司基一樣。但難道杵在台灣就是得蠢死?!戰與不戰連討論空間都沒有?!

誰對無法歸類的人事物會感到焦慮?

川普就任兩個月,其行事風格(不確定性)想必已經讓很多人感到不安。此時最忙碌的當屬從事洗腦工作的成員。無論是為五斗米折腰或是基於意識形態,他們都必須對川普這個人的屬性進行歸類。因為一旦人事物的屬性無法歸類,勢必對洗腦工作產生障礙。於是川普被劃歸極右派或另類極右派以便和普丁同掛。甚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