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7日 星期二

評價文化優劣的基準何在?


近日細觀《觀察者》連續刊出的數篇文章,可謂概括出儒家思想在現今中國社會的風評。

儒家思想为中国近代落后背了黑锅 

东方大国没有创造力是不是因为独尊儒术?

儒之大者:儒家究竟要做什么

上列首篇文章引戰,道出一個關鍵性問題:儒家阻碍社会进步科学发展和经济繁荣的这些观点真的正确吗?有没有经过实践检验?作者認為:这些观点是当年中国沉沦中病急乱投医,慌不择路的错误结论。第二篇作者則乾脆繞開問題,直接否認中國缺乏創造力。末篇基本上肯定儒家思想的貢獻,尤其是在民间在地方形成了遵循礼数,讲究规矩的风气,甚至認為被欲望控制的人类注定走不出蛮荒。


對正在進行第二次結合的現代中國而言,傳統思想的現代價值是目前最須關注的課題。因此我注意到一篇有關富二代接班失利的討論(如下)。作者焦點放在中西教育的長短版。顯然對中西文化的底蘊有所探究。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作者認同儒釋道三家匯聚成中國文化的精隨。

道家讲: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佛家讲“空”;儒家讲“克己复礼是为仁”。中国文化之精髓就在于克己,无我,以无求有,有无相生,不走极端,这是辩证统一的哲学之具现;这与西方强调二元对立由之必然生出的主体与客体之间尖锐的对立不同。.......

国际化是一个好东西,能扩宽人的视野,但就如同根和枝的关系一样,如果你自身文化的根不扎实,那么国际化往往只会令你成为无根之木。

而中国人的根就是儒释道中关于修身立命的思想文化,有了这些东西,就有了中国人独有的气质,是大气的,平和的,处变不惊的,是懂得平衡传统与现代之间关系的。

西式教育一个很大的短板,就是其社会环境、教育体系很少能给你进行上述熏陶。

再反觀那些對儒家思想的缺陷極大化的言論,便可知這種緊扣現實的文化探討非常可貴。例如下文對儒家思想的思維缺陷的總結就實屬偏頗。先秦儒家思想的出現原就是為了解決當代的困境,後代食古不化,甚至斷章取義,豈是原創者的錯誤?!


儒家思想的底层思维缺陷深刻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历史轨迹,

儒家的底层缺陷构成相互强化的负面循环等级思维压制个体创造力 → 科技滞后削弱社会活力 → 人治传统阻碍制度创新 → 终极关怀缺失使道德虚无化如钱穆所言儒家自汉代已中毒而今日四大底线法律道德商业人文的崩解正是这些缺陷的现代显影唯有打破沙滩建楼的伦理幻想在批判中重建传统与现代的对话方能为文明转型开辟新路。

無庸置疑地,這種結論是明知原始儒家以及漢儒宋明理學的差異;但沒有能力爬梳出真正儒家思想在現代社會的意義和價值。而這需要實踐才能發現的價值是最難能可貴的。夏蟲不可語冰,徒呼奈何!



2025年10月1日 星期三

上帝與槍的查理·柯克怎可能是殉道者?!


人把宗教从公法领域驱逐到私法领域中去,这样人就在政治上从宗教中解放出来。宗教不再是国家的精神;⋯⋯

犹太精神不可能作为宗教继续发展,即不可能在理论上继续发展,因为实际需要的世界观,按其本性来说是狭隘的,很快就会穷尽。

                                                         马克思写于1843年10月—12月中 载于1844年2月《德法年鉴》   


美國MAGA運動領袖查理·柯克被槍殺之後,評論此一事件的角度大多從對美國政治的影響著眼。但今天卻突然出現一篇奇思妙文,竟然稱查理·柯克之死為殉道。並且藉此批評臺灣仍是一個屬靈極度貧瘠的社會。最後結論甚至把華人的劣根性也歸諸缺乏殉道者精神。真所謂宗教乃是一種缺失」,信徒對時事的態度總是神神叨叨

其實,兇手的身分說明了美國年輕人的政治立場很難被定義。 而查理·柯克的政治立場也正好是變色龍本質。雙方都是無法安頓的靈魂,殉道如何完成?!若是兇手殺人的理由是查理·柯克反猶立場不夠堅定的話,該做何解釋?!


王冠璽觀點:從查理·柯克的「殉道」看臺灣社會的土樓思維與屬靈危機  :

 華人所具有的倫人國民性,較為近似西方的保守右派,重視個人與家族利益。然而,在政治實踐上,從古至今,華人政權與政黨幾乎都是左派!這種明顯的矛盾,源於華人千年文化中所體現的一種頑固的虛偽本質與「實用屬性」。華人的「土樓思維」並不是一種中性的文化表現,而是一種屬靈與思想上的疾病。若要突破這種困境,唯一出路,便是滌蕩華人社會舊有的思維方式,建構一套不同的倫理觀。而在這個艱難的「移風易俗」過程中,華人需要有許多願意效法有如保羅,有若查理般的偉大拓荒者。他們所需獲致的方向指引與勇氣培養,並不能在職業教育中獲得,也不可在那些個具有反智傾向的華人教會牧者培訓學院中養成。在高水平的綜合型大學中設立高水平的學術型神學院,結合必要的道學訓練,應當是華人社會培養「全人型」菁英與移風易俗所必須踏出的關鍵一步。一百多年前,西方教會曾經在中國大陸建造了許多一流大學與神學院,為華人起了一個很好的頭。而查理‧柯克的殉道,正預示了現在已經到了華人自己接續這項偉大工作的歷史時刻。查理‧柯克經常引用《以賽亞書》第6章第8節經文向上帝禱告:“Then I heard the voice of the Lord saying, Whom shall I send? And who will go for us? And I said,Here am I. Send me!”衷心期盼有無數華人基督徒也能像查理‧柯克一樣,勇敢的向上帝表示:「我在這裡,請差派我。」                                     

評價文化優劣的基準何在?

近日細觀《觀察者 》連續刊出的數篇文章,可謂概括出儒家思想在現今中國社會的風評。 儒家思想为中国近代落后背了黑锅   东方大国没有创造力是不是因为独尊儒术? 儒之大者:儒家究竟要做什么 上列首篇文章引戰,道出一個關鍵性問題: 儒家阻碍社会进步科学发展和经济繁荣的这些观点真的正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