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19日 星期三

當兩坨大便甩到鼻孔時也就是人類該從地球消失了


唐諾專文:我們都佔了地球的便宜,別再說:請你駐留〉一文中作者沉痛地指出:

經濟學兩利性的貿易交換原則不是不對,但真的說得太雲淡風輕了不是嗎?所謂交易用的「剩餘之物」究竟是怎麼剩餘的?是單純多出來的還是硬生生擠出來的?更奇怪的是,那些單純多出來的(進步國家)往往價格遠高於那些不得已擠出來的(落後國家)不是嗎?要賣多少斤蜜柑才能換得一支手機?
在全球化浪潮下,經濟學裡的兩坨大便硬是甩得遍地都是,臭不可聞!所謂交易用的剩餘之物」絕大部分根本都是多餘之物,乃垃圾的前身.

其實,對於人類這物種即將面臨的毀滅性災難,根本不必痛心,也無須婉惜.真正令人在意的是陪葬物太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評價文化優劣的基準何在?

近日細觀《觀察者 》連續刊出的數篇文章,可謂概括出儒家思想在現今中國社會的風評。 儒家思想为中国近代落后背了黑锅   东方大国没有创造力是不是因为独尊儒术? 儒之大者:儒家究竟要做什么 上列首篇文章引戰,道出一個關鍵性問題: 儒家阻碍社会进步科学发展和经济繁荣的这些观点真的正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