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11日 星期六

陳述者在說真話( parrhesia )時所跌宕出的危險空間

陳述者在說真話時所跌宕出的危險空間

parrhesia (παρρησία)


近來甚囂塵上的「疑美論」引發各路人馬不論正反各抒己見.2023年2月10日有人正經八百寫了一篇:白大昌觀點:中共會侵略台灣嗎?關於此議題台灣人應有的認知

從此文下的標題一看就知道作者充滿教訓的姿態.可惜他和訓話對象的認知差距太遠.文末有留言反駁:「最好不動如山」與「相信美國會來」應該是矛盾的吧?正好戳中其要害.作者說:

過去幾十年「維持現狀」一直沒事,為什麼在不知道結果如何的情況下,要去冒險移動天平的中心,這不是天下最蠢的人才會幹的事嗎?

一個想「維持現狀」的保守份子如何教導面臨關鍵抉擇的台灣人應變之道?!就像可笑的媒體幾乎每日都會找個美國人來告訴台灣:習近平在某某年之前不會攻打台灣.這算哪門子招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評價文化優劣的基準何在?

近日細觀《觀察者 》連續刊出的數篇文章,可謂概括出儒家思想在現今中國社會的風評。 儒家思想为中国近代落后背了黑锅   东方大国没有创造力是不是因为独尊儒术? 儒之大者:儒家究竟要做什么 上列首篇文章引戰,道出一個關鍵性問題: 儒家阻碍社会进步科学发展和经济繁荣的这些观点真的正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