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27日 星期一

慘!「滾動式實驗精神」的世代發威了

等了數日,終於看到有識之士對「滾動式實驗精神」提出批判。(觀點投書:「滾動式實驗精神」,是拿人民作實驗 ).而把網路當成戰場的唐鳳也立刻回應:
我在原文所指的是「金融創新實驗條例草案」的精神是明文規定民間先行實驗,政府是「輔導」而非「指導」的角色,與核四的由上而下決策,實有差別。
 言下之意是媒體斷章取義.但根據唐鳳在「公民沙龍」的談話紀錄,當王文華問:
我們重複講「開放、協作」,可以加「開放、協作及試作」,是一個有機的過程,而不會像政府的政策訂了之後就通行萬年,而是可以藉由不斷討論來修補。目前政府的法令已經有這樣的彈性嗎?
唐鳳語氣肯定地回答:
是這樣沒有錯。但是,這樣協作試作的過程,看起來會很像髮夾彎(笑)。這跟林全老師講的一樣,要登到高山的山頂,不開髮夾彎是不可能的。我的意思是:由下而上的政策形成,一定會有髮夾彎的過程,而且這個過程是有機的。如果大家還會說這樣是髮夾彎,代表對於政府還有威權式、列寧式政黨領導國家的想像,才會覺得好像政府由上而下,大家只能做政府要做的,其他都不能做;可是我們從解嚴算起來的話,離開這一個狀況已經三十年了,當然威權的幽靈可能還在許多朋友的心裡。

這種回答根本罔顧事實.目前根本沒有由下而上的政策形成機制.更何況大家罵髮夾彎的政策都是政府說了算,完全沒有事先聽取民意.

舉例來說: 放寬農藥殘留以及使用範圍的決策過程是如何形成的?就因為是農藥商提出申請?預告程序是否刻意剝奪民眾陳述意見之機會?為何專家會議建議開放之後四小時,食藥署又宣布「延緩實施」?有人出面正式給個說法?這種政策急轉彎是正常的施政方式?


唐鳳只會學民進黨放煙幕彈來呼攏那些數位迷,以為資訊公開就能更民主.等著吧!


其實,資訊沒整合恐怕才是目前大多數人還可以苟活的原因.日前家中某部電腦遭到勒索病毒攻擊,電腦公司工程師認為只有系統重灌一途,甚至還說即使重灌也不見得能解決.我心想病毒威脅的項目除了信用卡有點麻煩外,其他甚麼狗屁臉書誰在乎呢!於是決定關機後一小時,再重新開機.準備長期抗戰.只要我不完全依賴電腦,就有自信不受威脅.


在氣候巨變的今天,迷戀科技文明的人類依然不願面對一切歸零之後的洪荒世界.

P.S. 行政院長林全在2016/08/18 表示,106年度預算雖然已經編列,但不論是國營事業、非營業基金,只要對經濟成長有幫助,都可以隨時檢討、隨時納入,滾動式進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美國用制裁行動證明Francesca Albanese所言屬實

  亚尼斯·瓦鲁法基斯:我们联名声援这位遭美国制裁的联合国特别报告员! 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经济利益一直都是殖民利益集团及其种族灭亡行径的关键驱动力和推动因素。自殖民主义诞生之日起,企业便与之密不可分;在过去,企业在针对原住民及其土地的暴力、剥削和最终掠夺上发挥了关键作用。这种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