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30日 星期四

邁向滅亡的最後一哩路

不知道台灣社會還有幾個人會看聯合報這種八股評論,但此文將事件的影響拉高到領導危機,算是還頗有見地。可惜一切都無可救藥了。

自從兩顆子彈之後,「」就成了台灣的正面價值。解嚴後的台灣努力地解構了一切看不順眼的體系和價值,但因為只知抓住空洞的自由民主,到頭來失序就成了宿命。

詐騙橫行為何束手無策呢?

剽竊和抄襲之風源於利益競逐,而學術界在一切有形和無形的都可以商品化的潮流下,如何抵擋誘惑呢?




【重磅快評】5400萬換楊泮池脫身 蔡政府反深陷泥淖
2017-03-30 15:08聯合報 主筆室


台大論文造假案審議結果,台大教授郭明良遭停權十年,追回研究主持費154萬元;教育部則撤銷郭明良學術獎資格,並扣減台大補助費5400萬元;台大校長楊泮池一如外界預期,全身而退。

幾個月來迭遭校內外質疑的楊泮池,日前已經哽咽聲明不再續任校長。審議結果公布後,台大校方也表示楊泮池受了很多委屈,調查結果總算還他清白。
楊泮池在意的,是他個人沒有參與造假,並未違反學術倫理,自認頗受委屈。
但外界關切的,除了有沒有學術造假外,還在意共同作者以及學術行政首長的責任等問題;至於對學術倫理的調查,則要求程序客觀公正與利益迴避。
調查結果指楊泮池對一篇論文參與一段時間,卻未能發現偽造數據和操縱呈現結果;對另一篇論文則以第二作者兼具學術行政領導者角色,有應注意而未注意的責任。
教育部說得遮掩含蓄:楊泮池列名共同作者的排序是否適當,請台大釐清,至於楊泮池作為共同作者的相應責任,請台大檢討。
外界質疑楊泮池列名共同作者「有福同享,有難不當」,教育部也強調列名作者應「榮辱與共」。不能否認的是,教育部破紀錄扣減的5400萬元補助費,正是要由台大師生犧牲教學與研究權益來共同承擔的。
無論如何,對台大而言,除須嚴謹重建學術的倫理與責任外,還要審慎選出具有學術前瞻、能孚眾望的新校長。
對蔡政府而言,也不能只由科技部和教育部聯手端出個「楊泮池沒事,重罰台大了事」的結果。
尤其,楊泮池案的背後,蔡政府更該嚴肅面對南台科大講座教授蘇益仁的警語:學術界的領導危機,其實也反映出政府的危機。
蘇益仁指出,從中研院前院長翁啟惠因案去職,到楊泮池下台,加上國衛院院長懸缺,台灣學術高層已經陷入領導真空的危機;而缺乏堅強的學術建言與科技顧問,將危及總統的決策基礎。
針對學術倫理風波,民進黨在野對於前教長蔣偉寧案,以及在朝對於楊泮池案,雙重標準已經飽受質疑。
但顯然的,楊案在學術倫理與責任之外,更值得關切之處,其實已非是否刻意護航的問題,而在台灣學術領導真空,以及學術領導危機所反映的政府危機。
哽咽之後,楊泮池脫身了,但台大的責任未了,蔡政府的危機更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對付煩惱與困惑的捷徑一一使問題消失

    觀念史家Isaiah Berlin  在〈二十世紀的政治理念 〉一文中,談及人類掩蓋問題本質的企圖,雖然自古皆有;但 二十世紀在使用人為方法消除懷疑並貶抑令人不安的問題時,和過去有兩大差別。 第一,比起虛偽地自稱解決問題的反動派和浪漫主義者, 二十世紀人類則傾向犬儒和盲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