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18日 星期二

彭明輝與陳永苗步罡踏斗請出啥?(三)





沒錯!中國這數百年來的悲苦、災難正是文化歧見所致。先是滿漢之爭,後有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方之爭,處處可見難以磨合的歧見。

羅隆基深受西方文明的薰陶,故而看不起土八路出身的領導階層,想必並非空穴來風。而毛澤東對知識分子的清算鬥爭,也算是將自卑情結發揮到極致。

這種情形在台灣民進黨身上也可以看到反擊的力道。「土狗鬥貴賓狗」最終得鬥到你死我活方休。

以此類推,陳永苗之所以對民進黨有一種熱切的期待,恐怕也源自於他們彼此共通的自卑情結。

關乎此,對陈永苗與博源之争有深刻觀察的武堅先生提供了有利的佐證:「2011年1月22日,在博讯网上读到陈永苗先生的文章《太子党秦晓,你欠我们一个道歉》。读罢此文,思虑再三,提笔写下如下文字。......
   
如果冲突仅仅是陈、左两位先生的个人误会,此事并不难化解。但是通读陈永苗先生的文章,感觉陈永苗先生之所以产生如此大的怨气,主要的原因可能不仅仅是在事件过程中所受到的委屈,更可能是陈永苗先生的“平民意识”对秦晓先生的“太子党身份”的情感抵触——这种情感抵触是当代中国的公众对政府当权者内心拒斥的一种折射。」

這段發言的重點在於提醒這些毛躁天真的抗爭者:

在当下的中国,宪政已经成为学术界的显学。左派从宪政中看到平等,右派从宪政中看到自由,但是两派似乎同时忽略了一点:宪政的基础除了自由、平等之外,还包括博爱(宽容是博爱的一种浅层表现方式)。怎样在一个缺少博爱传统的国度里培养出博爱意识?」(对陈永苗与博源之争的一点管窥之见/武坚)

正是這話!「怎样在一个缺少博爱传统的国度里培养出博爱意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對付煩惱與困惑的捷徑一一使問題消失

    觀念史家Isaiah Berlin  在〈二十世紀的政治理念 〉一文中,談及人類掩蓋問題本質的企圖,雖然自古皆有;但 二十世紀在使用人為方法消除懷疑並貶抑令人不安的問題時,和過去有兩大差別。 第一,比起虛偽地自稱解決問題的反動派和浪漫主義者, 二十世紀人類則傾向犬儒和盲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