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7日 星期五

死亡的沉思--超越人文主義(十四)

莫拉克風災之後,時間之矢無端地挪移了八個刻度.此時此刻世界人口時鐘來到7 496 100 500.離人口專家預估的上限已不遠.當然,我一直認為這種估算根本是蠢斃了!因為估算的前提是科技能一一克服人口快速增加所帶來的種種問題.而這是癡人作夢.


范疇在台灣愈來愈像「困境內的舊人類」一文中寫道
 以當下的技術進展速度,現在40歲以下的人活到120歲是可預期的,2017年出生的嬰兒壽命期限延長至200年應該不算大問題。科學界的大膽人士已經預測,2049年出生的嬰兒可望長生不老。......
若稱這是科技帶來的「新階級」,也不為過,但它帶來的新問題會讓今天人類社會的所有大問題看來極其幼稚。例如,今天「人人生而平等」的「普世價值」,將何以為繼?所有的社會制度,如就業、保險、遺產繼承(老爸150歲還在當董事長,120歲的兒子怎麼辦);倫理體系如家庭觀念、長幼有序、性別分際還能維持?新的法律問題,如你家的傭人機器人有無「人權」,資本家用來生產的機器人要不要每年繳「人頭稅」?

這個思考方向雖然有遠見,但卻無意義.因為人類必須先克服眼前人口數量已達極限所造成的災難.過不了此難關卻高談科技帶來的「新階級」所面臨的問題,根本捨本逐末.


在人口爆炸的同時,少子化、老化之病也一併發作.這該是人類對自己囂張地活著付出代價了.


 
   
細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美國用制裁行動證明Francesca Albanese所言屬實

  亚尼斯·瓦鲁法基斯:我们联名声援这位遭美国制裁的联合国特别报告员! 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经济利益一直都是殖民利益集团及其种族灭亡行径的关键驱动力和推动因素。自殖民主义诞生之日起,企业便与之密不可分;在过去,企业在针对原住民及其土地的暴力、剥削和最终掠夺上发挥了关键作用。这种统...